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教学创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次数:

    近年来,人工智能推动高等教育深度变革,学校抢抓机遇,积极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月25日,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例会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工作布置会。3月13日,学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正式开课,标志着人工智能开启学校教育教学新篇章。

    顶层设计,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才培养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学校从顶层设计上推进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全面促进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2023(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并结合专业特点,打造“AI+”专业核心课程。人工智能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创新人才。

    多方联动,搭建人工智能教育空间平台

    面对人工智能新形势,教务处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等部门加强联动,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搭建人工智能空间平台。加强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培训,促进教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智能辅导系统筹智能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利用人工智能平台,建立信息采集、评价、督导、反馈机制,进行课堂教学智能评测,开展智能化大数据分析,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监督的全过程智能化。

    赋能教学,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围绕深度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创新教学思维,重塑课程内容,突破传统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实施个性化教学。积极加强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阶梯式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课程+专题式课程”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成通专结合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鼓励专业以人工智能与本学科交叉融合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知识,培养学生面对智能化时代解决多学科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学校遴选推荐省级“AI+”课程14门,校级立项“AI+”课程15门,培育建设123门校内“AI+”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所有在建在招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

    学校还将全面推动教育教学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改造,配套建设高性能智能算力中心、智能软件工具平台等硬件设施。同时优化师生考核评估机制,完善管理激励制度,以构建更为完整的智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型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撰稿:朱亭曲 编辑:江伟 审核:潘锦云 赵丽丽)

    扫码关注公众号

    "教务处"

    扫码关注公众号

    "招生考试中心"